6月30日,长三角区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工程——南京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开始建设。作为南京北站至南京站联络线,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建成后,将突破南京枢纽内铁路过江瓶颈,承担大量高铁过江重任,有效实现南京、南京南、南京北“三大客站”格局,进一步增强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关资料图)
工期6年,总投资292亿元
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江苏省境内过江通道之一。
“项目全长约20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约14公里,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省铁路集团总经理丁建奇介绍,该工程为国内外三座超越百米级水头的大直径水下隧道之一,为国内外水下盾构隧道岩层掘进距离长度之最,最高水头104米,岩层掘进长度达13公里,穿越地质条件复杂。
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自南京北站宁淮宁蚌场引出,以单洞双线隧道形式沿浦泗路、浦仪路走行,于八卦洲南侧穿越长江,出洞后依次上跨中央北路、地铁3号线、十里长河和地铁9号线,引入南京站沪宁城际场。项目设计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项目建设总工期约6年,总投资约292亿元。
“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将引入南京站沪宁城际场,与沪宁城际铁路正线贯通。南京站也将同步改建,工期约2到3年,改建后,维持车站总规模不变,普速车场规模调整为4台9线,城际场规模调整为4台7线。”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沪宁城际与宁宣列车可实现在南京北站以及南京站普速车场始发终到条件,扩大客流吸引范围。另外,上元门过江通道建设期间在江北将建设与京沪铁路联络线,宁淮城际、沪渝蓉高铁及规划宁滁蚌铁路列车在满足进入南京站城际车场的同时,可同步实现经南京长江大桥进入南京站普速场,后续结合七乡河过江通道建成,货运实现外绕后,南京站普速场将转变为城际场,南京站将同步转变为城际车站。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吴永宏表示,今年以来,我省全力推进重大交通项目特别是铁路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铁路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消除堵点,彻底打通“米字形”
根据《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南京是全国性铁路枢纽和华东地区重要铁路枢纽,规划形成“两环三主四跨十四线”的总体格局。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对进一步提升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泛长三角门户城市的枢纽功能和枢纽经济竞争力作用明显。
“该通道衔接长江两岸高铁线网,与宁淮城际铁路、宁宣铁路共同构成纵贯我省南北的铁路新通道,对于缓解铁路过江能力不足、优化我省铁路网布局、提升南京枢纽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省铁路集团董事长常青说。
“上元门过江通道向北衔接宁淮铁路辐射苏北腹地,向西北方经南京北站衔接宁滁蚌城际铁路辐射皖北,南岸接入南京站,衔接沪宁城际铁路,并通过仙西联络线与南京南站、沪宁沿江高铁、宁宣高铁、扬马城际相连通,通过一条城际铁路通道画龙点睛般将长江两岸原本相互割裂、各自运行的高铁有机衔接起来,彻底打通覆盖面广、通达性高、灵活流转的南京‘米字形’高铁网络。”华设设计集团综合规划研究院副院长裴剑平认为,南京都市圈北部如淮安、涟水、宝应、凤阳、定远、明光等城市目前与南京主城区联系较弱,行程普遍在2个小时左右。建成上元门过江通道后,除上述地区外,泰州、淮南等城市都可1小时内快速直通南京主城以及南京南站、禄口机场等大型枢纽,真正实现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极大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上元门过江通道将南京江北地区主枢纽南京北站与主城南京站、南京南站、禄口机场通过高铁串联起来,更加高效地优化长江两岸资源配置,有力支撑南京江南江北跨江融合发展。
贯通南北,推动江苏协调发展
南京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还将有效实现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一带两轴,三圈一极”中的“淮安增长极”与“沿江城市带”“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连为一体,快速加强苏南和苏北地区间经济、交通联系,从而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实现江苏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
“上元门过江通道衔接起了长江两岸高铁线网,对于整个江苏铁路网运输也有着巨大的优化和促动作用。”裴剑平分析说,首先,塑造江苏铁路南北新通道。鲁苏皖赣通道是江苏铁路“十四五”规划的“六纵六横”高铁通道之一。上元门通道则是鲁苏皖赣铁路通道南北联系关键纽带,只有它的贯通才能使这一通道具有生命力,有效发挥出沟通南北新通道功能。
“其次,极大增加枢纽能力。”裴剑平说,从铁路货运看,过江瓶颈极大制约了江苏铁路货运发展。长期以来全省铁路货运只有南京长江大桥一个过江通道,且常年处于饱和状态,虽然沪苏通铁路大桥也能满足部分轻快货物过江,但运量有限。从客运看,过江能力不足也在很长时间制约着南京铁路枢纽功能。目前南京长江大桥每天通行列车135对,大胜关长江大桥每天215对均趋于饱和,部分既有线路无法完全发挥功能。上元门过江通道建设可在南京形成普速、城际、高铁三个过江通道布局,充分释放南京长江大桥巨大的货运能力,盘活全省铁路货运网络,稳固江苏铁路网在全国路网中的重要地位。(梅剑飞)